教育的目的,就是去簡短每一個人在生命探索裡,所付出的時間成本。
全人教育是以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而完整的過程,在生命的歷程中,透過全人教育可以縮短探索生命的時間,以有效率的方式理解自己,進而完整自己的教育。

全人教育明白一個人真正的組成是關於:「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向度及生命的深度」,
透過學習以瞭解更深邃的自己,而這正是目前現行教育所缺乏的部分。

 

全人教育的核心終極目標:
協助一個人尋到他的「本質」

 

一個人的本質,籠統地說,就是一個人的靈性、神性、佛性。然而,這個本質,顯然不在大腦、不在情緒、更不在「自我」裡。
換句話說,只用表層的見聞覺知,憑無心智的「感覺」,根本遇不到自己的靈性,也永遠見不到自己的「本質」。

反觀我們的主流價值、主流社會、主流教育-能協助一個人,找到「本質」嗎?
我想,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在省思的議題。

答案如果不能,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的主流文化對人的要求,以及所給予的教育,非常功能導向與表徵導向,這些要求跟教育既片面、不完整、也很偏頗,
這樣的文化所帶給人們價值觀的影響,就非常的「不全人」。

然而,我們受「不全人」的影響有多大?

當一個人情緒化、以偏概全、以管窺天時,最大的受害是誰?
而憂心、躁鬱、找不人生的價值….,其最大的代價就是:「我不快樂」。

「全人教育」,正是打破這種,以「功能導向」和「表徵導向」的主流文化需求,
反而以「全體觀」的生態教育、生死教育與哲學教育,協助一個人用「全面觀點」來看自己,並找到在自我意識之外的自己 ––「在我之外」還有什麼? 

傳統教育教出「功能人」,但全人教育教出「幸福人」

在全人教育中,使人打破思想的框架及人格的自我設限,於是更容易探索,並找到每個生命獨一無二的「本質」。

因為,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及重要決定,如果能更靠近自己的本質,那麼這個人,一定能更喜悅與幸福地展開他的人生。

全人教育的教學體系與教學階梯,經過理事長 藍米克十二年的教學經驗,以及他本身以「全人教育」成為生命核心而成就的精彩人生中,統整出六大教學領域,進而衍生出完整的全人教育系統,協助每一個生命進到「全人」的狀態。

 

全人的定義


全人教育對於「全」的定義,有兩個面向:
第一個面向,指的是從出生到死亡,所有一切能夠圓滿生命的,稱之為「全」。
第二個面向,指的是個人與社會、環境、生態、地球、宇宙之間的總體,稱之為「全」。

所以「全人」的概念是:
一個人「全部的時間」跟「全部的空間」。
以時間作定義的全人,是有關生命階層的,如青年、中年到老年,從出生到死亡。
以空間作定義的全人,是一個人跟其他人的關係、跟環境的關係、跟生態的關係、跟宇宙的關係等等。

一個探討時間跟空間完整跟完全的教育體系–「全人教育」

為了要達到時間跟空間的「全」,科學跟哲學的研究是全人教育很重要的基礎
對於人類已知及未知的部分,全人教育綜合不同的科學領域,包含生命科學、腦神經科學、認知科學、宇宙學、意識科學及靈性生態學等等基礎科學,結合最先端的科學研究,並以哲學及藝術等方式,去探討及呈現非見聞覺知的領域,協助人們理解和體驗超越物質層面的存在與意義,進一步協助每個人以全新的視野,以更深廣的向度,活出全人生命。

 

全人教育六大架構

全人教育六大架構,為生態教育、意識與認知訓練教育、藝術誘發的靈性教育、心智與高階思維教育、真愛學以及自然醫學及信息場教育。

透過全人教育,能以「全視角」產生全新的價值觀,來協助一個人找到自己的本質。

而「生命觀點全視角」的最大的敵人,正是人類被要求「個人價值功能化」「個人價值主流化」「個人價值標籤化」這三項「窄化」了人類的視野與全知。

從全人教育六大架構中,舉例來說,其中就有三項教育對於上述三個「窄化」有顯著的功能:

第一個是生態教育,讓人們看見生命的一體性與合一性。
第二個是心智教育,讓人們可以用精緻邏輯看見不必要的恐懼無由來的情緒與不理性是可被釐清的。
第三個是藝術教育,使人們可暫時跳脫主流價值的制約而用藝術探索自己其他可能性。

全人教育就如同在一間密閉又厚重的牆所形成的「自我」牢籠裡,打出三個可透氣的窗戶,讓人有機會瞥自己其他的可能性,進而能用「全視角」看清自己的「全生命」然後「全方位」才有可能發生。

藍米克全人教育12年來推動的各項課程中,綠色療癒,就是其中一個有利「生態教育」的具體方案。
「 MTW (全名 Mindfulness to Wellness ) 」藍米克的奇蹟課程就是「心智教育」的具體方案。
大地舞者F.B.A.花藝及水晶缽課程,就是用「藝術教育」
協助人們找到另一個充滿熱情自己的具體實踐。

現代人在高壓與混亂新舊世代交替科技傳統大混戰一切都不確定只有恐懼是確定的年代,「全人教育」是讓人靜定喜悅的一劑良藥。

 

以全人教育六大架構–支持Wellness五大要素

全人教育系統化架構,打破主流文化需求,以生命的全體觀幫助我們超越功能和表徵導向,支持一個人 Wellness 的生命平衡輪,包括身體(Physical)、心理(Mental)、社會(Social)、靈性(Spiritual)及心智(Intellectual)等五大元素。

因此全人教育六大架構之於 Wellness 的生命平衡輪,又稱之為「六大教育支柱」。

全人教育六大架構

 

全人教育「六大教育支柱」簡介

1) 生態教育:以自然生態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擴展以人類為本位的價值觀,從生態中學習生命平衡的智慧,重新看見生命的一體性與合一性。

2) 意識與認知訓練教育:以意識科學的角度拓展對於自我的侷限,包含大腦對於個體所產生的影響,有效協助每個人釐清自我認知。

3) 藝術誘發的靈性教育:透過藝術靈感的展現,找到靈感的源頭-靈魂。在藝術探索中找到和靈魂合作的方式,跳脫主流價值的制約,探索自己其他的可能性,產生更完整的人生目標。

4) 心智與高階思維教育:鍛鍊高階思維的心智力,透過精緻邏輯,讓情緒與下意識反應不成為生命的困擾,而能超越事物表面現象,透過深入思考本質和根本原因,有效地面對複雜的問題,進而擁有建構幸福生活的能力。

5) 真愛學(Loveology)教育:明白真正的愛是協助每個人的幸福,能用正確的觀念愛自己,透過靈魂學與生死學的角度,重新看待愛與關係對自己的影響,進而達到自我與社交的平衡。

6) 自然醫學及信息場教育:從生物能信息醫學的角度拓展自己對於健康的定義,並能以身心靈三方面的平衡,成為維護自己健康的依據。

全人教育一次解密

全人教育的功能

全人教育針對身心靈平衡、幸福安康以及全人(Holistic)健康為主要目標,學習全人教育能協助人們,包括:

1.促進身心靈的平衡:

全人教育致力於協助個人達到身心靈的平衡。它提供工具和資源,讓人們學習如何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培養積極的心理狀態,並探索靈性層面的成長。透過全人教育,人們能夠建立全新的的生活習慣,提升自我意識與覺知,達到身心靈的平衡

2.培養全人精神的價值觀:

全人教育強調整體觀念和精緻邏輯思考,幫助人們擴大視野,建立全面的價值觀。透過學習和探索,人們能夠理解人類與自然、社會和宇宙之間的關聯,並以此為基礎,成為自己行為和決策的依歸

3.探索個體的本質:

全人教育鼓勵個人深入探索自己的本質和獨特性。它提供心智、情感和靈性層面的學習和實踐,讓人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價值、目標和使命。透過這種自我探索的過程,人們能夠發現和發揮自己的潛能,並實現更有意義和豐盛的人生

4.培養高階思維能力:

全人教育注重哲學性思維與高階心智力的應用。它鼓勵人們超越表面現象,深入思考和探索事物的本質和根本原因。透過學習和應用不同的學科和知識領域,培養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並運用這些能力來應對複雜的現實挑戰

5.促進人際和社會關係的發展:

以生命的整體觀為自我定位的重要依據,進而培養出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透過自我價值的實踐,而能進一步與社會產生良好互動,成為支持自己的重要動能

6.關懷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透過靈性生態學,重新看待自己與自然的關係,理解我們對待地球的方式等同對待自己,徹底改變現有的價值觀與實相觀,創造一個能與地球永續、健康、幸福的生活模式

全人教育通過以上功能的實踐,旨在幫助人們達到全面的成長和發展,提升個體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質,並為社會的進步和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想知道更多

誰需要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與幸福生活 全人教育與人類文明 全人教育 線上公益課程